5月28日,我校召開專家論證會,特邀請陜西師范大學哲社處處長馬瑞映、西北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汪濤,校內專家楊增強、王新軍對《商洛學院哲學社會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論證。校長范新會、副校長劉寶盈出席會議,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發展規劃處?學科辦公室、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學報編輯部、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負責人參加論證會。

范新會在致辭中對校外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從學校歷史沿革、發展概況、面臨形勢等方面對學校進行了簡要介紹。他指出,近些年,學校在改革發展中堅持根植地方,努力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目前,我校理工科轉型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成效相對較明顯,哲學社會科學的轉型則相對滯后,特色未能得到充分凸顯,與學校建設“一流學院”的目標還不能完全匹配,因此,學校決定下大功夫,花大氣力,找短板、強弱項,加快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邁上新臺階。
專家組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進行了現場質詢,并從《規劃》的嚴謹性、科學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論證。經過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規劃》緊密圍繞當前國家、陜西、商洛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定位明確、思路清晰、任務較為合理,對《規劃》文本表示同意。專家組還從框架結構、特色凝練、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規劃》修改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劉寶盈要求,發展規劃處?學科辦公室會后要認真梳理、吸納專家們的意見建議,對《規劃》做出相應修改和調整;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規劃》要求,全力推進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為我校“一流學院”建設貢獻力量。
據悉,《規劃》包括發展狀況、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四個部分,堅持“突出特色、培育優勢、注重質量、協調發展”原則,旨在全面提升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為建成“一流學院”奠定基礎。
(文/圖 王葉 編輯/王葉 審核/魚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