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以來,我校廣大干部師生通過電視、網絡、學習強國APP等多種途徑關注兩會動態,認真學習領會兩會精神,熱議兩會及《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教育、就業等熱點話題。
校長范新會:2021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使人振奮、令人鼓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商洛學院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指導。商洛學院地處經濟欠發達的秦嶺山區,建校45年來,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務基層”的辦學定位,為社會培養了5萬余名合格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十三五”以來,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教學科研實力大幅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快,辦學特色更加鮮明,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本科教育基礎得以夯實,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實力穩步提升,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笆奈濉逼陂g,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新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加快推動內涵建設,提升本科教育質量,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為主線,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追趕超越,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促進學校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人事處處長劉勇: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之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兩會”的勝利召開使命特殊、任務重大、意義非凡?;厥住笆濉保谝粤暯酵緸楹诵牡狞h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優化,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過去的一年極不平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這一連串的非凡成就,令人振奮,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唯有奮斗,方不負時代。作為高校人事工作者,我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深入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學校人事綜合改革和教育評價改革,不斷完善人才評價、績效分配、職稱評審相關制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人力保障,為實現學?!耙涣鲗W院”建設目標努力奮斗。
科技處副處長郭耀東:“十三五”期間,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9次提及科技創新,充分彰顯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從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強化基礎研究、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重點。“十四五”時期是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學??茖W研究水平和服務地方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學??萍脊ぷ鲗⑷媛鋵崒W校“十四五”時期事業發展的總體部署,始終堅持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定位,搶抓鄉村振興全面開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陜南綠色循環發展等中省戰略機遇,開展有組織的科學研究和服務地方工作,聚焦商洛“四大產業增長極”,將現有科研平臺、創新團隊等資源與地方產業精準對接、深度融合,努力幫助地方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堵點和難點,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夯實秦嶺大學和秦嶺學科建設內涵,為商洛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學校“一流學院”建設貢獻力量。
化材學院院長周春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一個關鍵熱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這也是從全國教育工作大會到今年的兩會,黨中央一直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含金量”,讓每個人都了不起、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就需要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新活力,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負起鑄魂育人、啟智潤德的時代使命。當前,學校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化材學院將圍繞學校確定的“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瞄準商洛市支柱產業,進一步凝練打造秦嶺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辦學特色,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文章,充分利用校內外科研平臺,實現項目研究成果新突破,為“一流學院”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培養更多一流應用型人才。
生物學院院長程敏: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加快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生物學院近年來一直在探索 “地方高校+產業龍頭企業”協同育人路徑,從頂層設計、平臺建設、“雙師型”師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等人才培養關鍵環節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協同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證明,該路徑能夠集約化共用企業與高校優質資源,提升鍛煉專業化“雙師型”教師隊伍,激發與培養學生“雙創”能力,突出學校“應用型”特色,提高專業建設服務地方產業的效力,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為高校工作者,面對黨和國家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強烈需求,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生物學院全體教師將堅定不移地以“四個面向”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帶隊伍、謀大勢、建能力、求發展”的工作思路,奮力開創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藝術學院教師寧兆卿:聆聽了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深切感受到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砥礪前行,攜手奮進新征程的決心與力量。國家的繁榮與富強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奮斗與努力,與每一位公民息息相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自己的天職,我將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結合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堅持“產出導向”的就業培養方針,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履行課程育人責任,為祖國繁榮富強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文學院網媒1801班學生王辛夷:今年的兩會是我國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新的起點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謀篇布局。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我國2020年發展建設成績的回顧,令人振奮,我為自己能夠生活在中國感到驕傲和自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我將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跟黨走,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發展的事業中,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