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9j99"><span id="f9j99"><track id="f9j99"></track></span></form>
    <address id="f9j99"><th id="f9j99"><progress id="f9j99"></progress></th></address>

    <noframes id="f9j99">

    <address id="f9j99"><nobr id="f9j99"><meter id="f9j99"></meter></nobr></address>

      商苑要聞

      當前位置: 學校首頁  >  商苑要聞  >  正文

      校長范新會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

      發布時間:2022-03-18 點擊數量:

      3月18日,校長范新會在《中國教育報》第4版發表署名文章《創新“雙創”教育機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文如下:

      作為陜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商洛學院始終堅持“以本為本、以生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把“雙創”教育放在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位置,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凝練出“一主體三融合四聯動”“雙創”教育機制,把“雙創”教育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實現筑夢育人的辦學目標。

      以完善“雙創”教育體系為主體,強化頂層設計

      學校把“雙創”教育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在制度保障、課程設置、實踐訓練、教材建設、學分認定、師資培養、平臺搭建、經費投入、激勵措施等方面完善“雙創”教育體系,把“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學校制定了《商洛學院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方案》《商洛學院學生創新創業學分認定辦法》,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校領導任副組長,職能部門、二級教學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雙創”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由80余名校內外專業技術人員、行業領軍人物組成的校級“雙創”教育專家庫;204名教師先后被認定為“雙師型”教師,進一步為學?!半p創”工作夯實了基礎。

      2020年初,“商洛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掛牌成立,統籌校內外優質創新創業資源,加強體制機制建設的組織協調等工作,建立跨學科協同創新平臺。學院構建以創新創業過程教育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課程設計、教材建設、師資培養,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選修、必修、講座等形式的課程,傳授學生創業理論與創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使“雙創”教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通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師生參與“雙創”教育與實踐的熱情和激情,對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大賽及相關學科競賽并獲得相關獎項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在職稱評定時按照教學業績予以量化;對獲獎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定、評優樹模、創新學分認定以及考研就業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學校網站上開辟“師生風采”專欄,對在“雙創”教育中有突出表現、具有示范帶頭作用的師生進行專題報道,樹立先進典型,助力“雙創”教育走向深入。

      “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學校制定了“雙四六”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即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四六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四六開;開設“‘雙創’教育與訓練”等7學分的課程,旨在擴大學生自主參與的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方案著力推動“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各類專業課程的“雙創”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雙創”教育,發揮“雙創”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

      學校從思政教育的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內涵,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突出師生綜合性協同發展的核心作用,并不斷突出教育資源的教與學兩個重要的角度,與社會建設和國家落實的政策緊密相連,持續發揮高校的“雙創”協同育人職能。

      在專業課教學中,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強化立德樹人意識,在專業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雙創”教育元素,高度統一、相互融合,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體現“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近年來,學校先后推出一批“三融合”(即“雙創+專業+思政”)課程,打造一批“三融合”示范課堂,選樹一批“三融合”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雙創”教學緊密結合、相互支撐、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學校立足商洛地處革命老區的地緣優勢,努力用創新創業項目帶動地方鄉村經濟發展,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及農民增收,為經濟社會建設貢獻力量?!啊d農之光’智能控制系統”“鄉村流動科技館”等項目先后在“互聯網+”大賽中獲兩項省級復賽金獎。其中,“興農之光”智能控制系統實踐團隊通過開展智能控制光伏大棚技術研究,推動柞水木耳產業快速發展,近3年來幫助當地8個經濟困難村9311人脫貧,增加就業崗位600多個?!扒刎S種業—繁得良種慰蒼生”項目是學校小麥良種繁育中心在教學中做科研、在科研中促教學的成果,目前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麥新品種兩個,近3年來為種植戶增收6000余萬元。

      線上線下聯動,完善“雙創”課程體系

      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雙創”教育目標要求,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創新思維、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建設“線上+線下”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有效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學校鼓勵教師圍繞課程標準,制訂教育實踐計劃,為專業教師提供更多“雙創”人才培育資料,引導專業教師制定校本化教程,賦予“雙創”以高校育人的校本特色。

      學校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完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學校已建成線上、線下“雙創教育課程”10余門,各學院結合專業特點引入20余門線上創新創業類課程。

      課內課外聯動,豐富實踐育人內涵

      學校不斷建立健全以實驗、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學科競賽、課外實踐為主要內容的“課內+課外”聯動本科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完善激勵機制、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引導學生自主實踐、主動思考、勇于創新,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學科競賽、創新實驗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與此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專業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促進實驗教學資源平臺共享,全部面向學生開放,建立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積極培育項目落地轉化。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以及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競賽,成立學生創新創業協會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學校嚴格落實“推行彈性學分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保留學籍,調整學習進度,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和“創新實踐、休學創業或退役后復學的學生,經個人申請、學校批準,可以轉入相關專業學習”“支持學生休學創業,并簡化審批程序,可采取先休后批或備案制”等要求和規定,積極優化教育管理體系,鼓勵學生拓寬眼界,在求學的同時把握創新創業機遇,讓大學成為“造夢”的搖籃,有效落實“雙創”戰略協同發展目標。

      獲得“互聯網+”大賽省級復賽金獎的“鄉村流動科技館”項目,以“放飛科技夢”為主題開展“航模飛行展示”“航模制作體驗”“科普講解”“空中科技館”等活動,助力偏遠農村地區的科普教育扶貧。2020年,項目走進甘肅省定西市,開展線上科普活動,與定西市岷縣中寨鎮扎那村小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長期合作,開展常態化科普活動。

      校內校外聯動,培育“雙創”教育沃土

      學校著力強化創新創業導師培訓,深入推動“雙創”教育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通過實施根植地方行動計劃與商洛市優秀企業建立合作育人關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建設實驗實習實訓平臺,用企業資源充實學校育人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實踐機會,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同時,學校定期梳理“雙創”活動落實成效,引導專業教師圍繞“雙創”進行教學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體系,為推進“雙創”協同發展奠定基礎。

      學校每年邀請校內外專家來校開展“雙創”教育專題研討會和輔導報告60余場次,開展頭腦風暴、激發創新創業動能,引導師生從思想深處明確“雙創”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徑;聘請校外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優秀校友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指導教師,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組織協調能力、決策力、洞察力、思維判斷力以及領導能力等,使學生具備較高的創業能力。學校積極探索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實踐中培育項目,先后與省內高科技企業簽訂共建協議。企業為學生提供開展實踐實操平臺,學校為企業技術研發提供智力支持,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眾創空間為平臺,開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撰寫創業計劃書提供全真的市場環境。

      教學科研聯動,在教研相長中培育項目

      學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進、科研反哺教學的“雙創”教育協同培養機制,為學生參與科研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教師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在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中把前沿學術發展、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提升教師“雙創”教育能力,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結合“雙創”教育,學校緊緊抓住教學、科研成果轉化,引領“雙創”項目。學校一位資深教授一直從事商洛藥用植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擔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多項,其中兩項成果先后獲地市級科技二等獎。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他將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反哺教學,為學生提供一手的實踐教學資料;他帶領團隊探索科研方向,結合從教專業的應用性技術領域,瞄準天然食品保鮮防腐劑、新型緩控釋專用肥料這兩個應用領域,指導學生先后申報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加“雙創”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為青年教師樹立了學習榜樣。

      自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以來,師生廣泛參與,共獲得6金、22銀、21銅的省賽成績。學生主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累計189項、省級項目487項;近3年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榮獲省級以上獎勵1700余項。學校先后入選第三批陜西省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省級“雙創”教育研究與培訓基地,獲批省級“雙創”教育改革試點學院兩個、省級大學生校外“雙創”教育實踐基地3個。2015屆畢業生高雨楠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獲銅牌,系陜西省僅有的獲獎者。

      學校把參賽項目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蓄水池”“資源庫”,形成“互聯網+”新業態,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聯系,推動大賽成果轉化,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以實際舉措、驕人成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原文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3/18/content_606816.htm?div=-1

      中文字幕2020_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_久久亚洲精品视频_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form id="f9j99"><span id="f9j99"><track id="f9j99"></track></span></form>
        <address id="f9j99"><th id="f9j99"><progress id="f9j99"></progress></th></address>

        <noframes id="f9j99">

        <address id="f9j99"><nobr id="f9j99"><meter id="f9j99"></mete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