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9j99"><span id="f9j99"><track id="f9j99"></track></span></form>
    <address id="f9j99"><th id="f9j99"><progress id="f9j99"></progress></th></address>

    <noframes id="f9j99">

    <address id="f9j99"><nobr id="f9j99"><meter id="f9j99"></meter></nobr></address>

      商苑要聞

      當前位置: 學校首頁  >  商苑要聞  >  正文

      賈平凹先生在賈平凹與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主題演講

      發布時間:2024-05-18 點擊數量:

      非常感謝商洛學院、丹鳳縣政府組織這次研討會,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教授評論家能來參加。

      商洛是我的故鄉,以前商洛學院召開過我作品研討會,這次再開,我先是謝絕過,覺得自己的作品值得那么研究嗎?而一直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沒有寫好,總是企圖希望自己能有自己滿意的作品再說。他們說,這是學院的事情,希望你能配合。但我還是一拖又拖,從去年一直拖到今年,拖到現在,這就是今天這個會。

      我是十九歲離開了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學、工作和寫作。在我早年寫作的時候,我想把我的故鄉告訴給世界,把秦嶺告訴給世界,讓世界知道有個商洛,商洛在秦嶺之中。秦嶺是橫亙于中國版圖的中心,提攜長江黃河,統領北方南方,是一座最偉大的山。年輕的時候,自己意氣風發,寫著商洛寫著秦嶺,也想著以此出人頭地、成名成家。事情的發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嶺,知道了秦嶺中的商洛。在八九十年代,曾經很多的人讀了我的書到秦嶺和商洛來旅行觀光,我收到過他們給我寫的信,說“你騙了我們,秦嶺和商洛并不是你寫的那么好。那里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所見之人貧窮、保守、愚昧。但是民風確實是淳樸,但更多的是交流的木訥。”我回信說,或許是人人都說家鄉好吧,我也是這樣。但你來的時間太短,你來多了,待的時間久了,就知道這里受神的庇佑,地杰人靈。在我中年時期,我寫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仍是關于秦嶺和商洛,但筆下的環境已經不是白云覆蓋的青山綠水,筆下的人物也不是在集市上和廟會上熙熙攘攘。社會在發展,世事在變化,我自己也是一臉的滄桑了,是站在西安繁華的城市里觀照秦嶺和商洛,又站在了秦嶺和商洛里來觀照整個中國。以此尋找人類感情的共通點,追溯人性復雜性,探究大時代里文學存在的理由,鉆研各種文本的完成。那個階段或這個階段,確實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也是處心積慮,自己在努力著、不敢懈怠。個人的命運、商洛的命運、秦嶺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在某一點上契合或相交,個人、商洛、秦嶺的故事那就是中國的故事。我寫了那么多的故事,是有那么多的想法,這些想法最后都成了我的病。我也經受著各種艱難、煩惱、痛苦,常常陷入一種幻覺,好像自己是騎著一頭毛驢行走在風雪柳樹的灞橋上,是乘著一只小船經過了猿聲不斷的三峽中。而當我一天天衰老起來,將近七十歲或過了七十歲以后,我仍在寫作,但我覺得我能放下許多束縛我的東西了,包括名利與榮辱,謠言與詆毀,自卑與恐懼,誤解與委屈。我開始回望我走過的路,反省我寫過的作品,重新整理和收拾我的思維。比如,我們常說以文學記錄中國,怎么記錄?沒有了真誠就沒有了真實,歌頌和批判都是一種宣傳。比如我們總是在抱怨,嫌棄條條框框太多,而古今中外哪個年代的作家不是與萬物沉???一位哲人講過,任何規則,要把它這一切都看作是你的住所,是你的家,在你的住所和家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隨意出入。比如,我們常常聽說中國當代文學被翻譯出去,海外的讀者主要的是要從我們的作品里看到今日之中國,看到今日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那么,我們的作品僅僅是這種新聞和資料式的作用嗎?文學的旗幟、藝術的旗幟在哪里?再比如,我們如何在中外文學流派的源頭尋找東西?我們太多的作品都在前人的作品里模仿、選擇、重新組合,又怎樣在生活中去發現、去創造,完成原創性的作品?再比如,我現在到了這個年齡才可以說真正讀懂了杜甫的詩,讀懂了蘇軾的詞,讀懂了八大山人和徐渭的畫。他們的一生都絆絆磕磕,顛沛流離,他們的作品里不僅有憤世嫉俗,而更多更多的是意氣達適的自由,是精神的翱翔,載道與暢神才是真正的文學藝術啊。

      故鄉是什么,故鄉是生死之地,所謂的出家就是出離生死。從某個角度上講,我的寫作是我的另一種出家。我寫作了五十年,每一次遭受挫敗、陷于困境,就身體或靈魂回到故鄉。這一次,也同樣,我盼望秦嶺和商洛再給我力量,讓我前行。我以前說過,“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有饑餓之感”,這就是說,對時代對社會對生活一定要敏感、關注、研究,不能脫離。要去發現別人沒發現的東西,去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這樣才有作品寫。而對于文學的追求,對于筆和紙始終保持親切,這樣才手不生疏,才能這樣去寫?,F在,我再說一句:商人永遠缺錢,我永遠少一本書。

      謝謝。

      (根據錄音和文稿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中文字幕2020_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_久久亚洲精品视频_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form id="f9j99"><span id="f9j99"><track id="f9j99"></track></span></form>
        <address id="f9j99"><th id="f9j99"><progress id="f9j99"></progress></th></address>

        <noframes id="f9j99">

        <address id="f9j99"><nobr id="f9j99"><meter id="f9j99"></mete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