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美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全校師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將美育融入到立德樹人各個環節,11月27日,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建設重大工程項目“美學原理”首席專家、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美學學會外國美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顧問、中國中外文藝學會理事、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理論與美學教授尤西林應邀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作為自由中介的審美形式及其培育方式》的學術報告會。報告會由副校長劉寶盈主持。

劉寶盈在致辭中指出,推動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要注重美育課程、課程美育、活動美育、氛圍美育綜合發力,突出美育的特色和常態化建設。他強調,美育浸潤行動實施的主要策略和重點任務,是要把握好美育課程即公共藝術通識課程教學和藝術實踐兩個主渠道,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抓好教師美育素養提升的關鍵環節。要以本次報告會為契機,實現浸潤行動教師先行,充分運用藝術實踐活動這一美育載體,面向全體學生做好以美育人工作。
尤西林教授從“審美是人類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在自由中介”“活動先于靜觀的原理”“美育的途徑”等方面深入闡述了審美的本質是規律與目的相統一活動所產生的自由形式。系統論證了美育是以個體自由人格為目標的人類最高的自我教育,美育的普遍自由形式感是人類教育的最完整綜合的教育這一理論觀點。報告會問答環節,師生圍繞美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進行提問,尤西林教授深入問題內里,結合實例逐一解答。

報告會結束后,開展了“美學素養與美育能力建設”主題沙龍,尤西林教授與我校公共藝術通識課任課教師就“如何加強美學素養與美育能力建設”“如何在教育過程中更好地融入美育元素”等論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報告會給在場師生帶來了深刻的美學啟迪與精神洗禮,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我校美育工作、啟發公共藝術通識課教師把握好美育課程、不斷提升廣大學生美育素養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報告會由學校美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社科處承辦,是我校2024年度“美育浸潤行動”系列活動學術報告會之一。社科處負責人、各二級學院教學副院長、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教學秘書、科研秘書、學工辦主任、系主任、輔導員,人文學院、藝術學院全體教師,各二級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文/王鵬舉 韓佳怡 圖/王文凱 呼延志遠 宋嘉敏 李易儒 編輯/審核 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