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陽光報、商洛日報等社會各界媒體紛紛報道我校教師服務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助力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典型事跡。

4月5日,學習強國刊發《陜西山陽縣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鹮嘴鷸》一文,專題報道我校動物學博士張博在山陽縣關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鹮嘴鷸的重大發現,及其助力秦嶺珍稀野生動物多樣性研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紀實。
4月7日、8日,《陽光報》分別刊發消息《科技賦能春耕生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商洛市科技特派員到洛源鎮開展專項調研指導》、人物通訊《商洛學院薛曉東:扎根地方賦能鄉村繪就振興新篇章》,報道我校市級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薛曉東博士深入洛源鎮指導春耕生產的工作動態,圍繞薛曉東將自身專業知識融入商洛地區農業發展、探尋出“專業+產業”的鄉村產業新業態,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跡進行了深度報道。
4月14日,《商洛日報》刊發《我市科技專家為天麻產業“把脈問診”》一文,專題報道我校趙永平博士及其團隊圍繞天麻栽培精準把脈、破解種植難題,把實用技術送到丹鳳縣巒莊鎮田間地頭的科技服務事跡。
服務地方發展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擔當,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好應用型大學的關鍵。以張博、薛曉東、趙永平為代表的我校教師堅守服務地方初心,積極投身地方建設,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為促進商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我校堅持以服務地方為引領,扎根商洛大地,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緊密圍繞地方產業需求,聚焦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深入地方產業發展前沿陣地,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縱深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
(文/寇嘉鈺 編輯/王鵬舉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