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培訓班舉辦了專家報告會,邀請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任宗哲,以《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綱領性文獻》為題,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全體學員進行了深入解讀。校黨委書記龍治剛主持報告會。校領導范新會、王思懷、魏書堂、劉寶盈,黨委委員高榮發出席報告會。

任宗哲在報告中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義,準確把握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黨的領導,高度重視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為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履職盡責”三個方面,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思路,分析了哲學社會科學相比自然科學所具有的學科屬性和特性,并對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本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任宗哲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方向、指導思想以及重要任務有著清晰深刻的闡述,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性質、發展和前途命運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論斷,回答了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的很多重大問題,給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理論創新和綱領性文獻。
任宗哲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形成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話語模式和理論創新。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崇洋媚外、全盤西化,教條主義和復古主義”四種錯誤傾向。
任宗哲指出,我黨歷來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黨的領導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比,具有服務方式的間接性、社會效益的隱形性、社會價值的遠期性等特點。在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要注意分類管理、組織方式、投入資本的有機構成、成果和價值評價以及工作的成功與失敗等問題。
龍治剛在總結中指出,任宗哲教授的報告具有宏大的歷史、理論和現實背景,明確了如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等問題,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意義、目的和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手段、方法、途徑作了深刻闡述,對我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很強的啟發和借鑒意義。全體參訓學員要齊心協力,凝聚共識,以具體行動切實推進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報告會結束后,在龍治剛的陪同下,任宗哲教授參觀了我校紅色文化資料館、商洛文化暨賈平凹研究中心和藝術展廳等處。



(文/圖 王霄飛 編輯/王霄飛 審核/魚小強)
任宗哲教授簡介:
任宗哲教授, 1964年4月生。曾任中共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F任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等。
近年來圍繞區域發展和公共管理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或被ISTP、ISSHP收錄。出版專著《中國地方政府研究》《中國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供給》《統籌城鄉視角下城鄉雙向流通的路徑研究》等著作20余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等省部級項目20余項。先后獲陜西省政府、國家教育部、商務部等省部級獎勵7項,其中一等獎2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陜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等。于前不久應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