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對青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進一步推動學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7月11日,我校學工部團委聯合黨支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支部赴洛南縣保安鎮開展了主題黨日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顒舆^程中,師生通過參觀學習、走訪調研和實地考察等形式,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鄉村振興及陜西省“千萬工程”的部署推進相關情況,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以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刻內涵。

7月11日至12日,我校駐村工作隊聯合人文學院在學校定點幫扶村鎮安縣米糧鎮清泉村開展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宣講團成員與我校駐村隊員一同深入田間地頭、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狀況,向村民耐心講解普通話相關知識,提升交流溝通本領。7月7日至11日,人文學院守望相助青年團聯合商州區禁毒辦,以“青春不‘毒’行,聚力向未來”為主題,先后前往三岔河鎮九年制學校、金陵寺鎮中心小學、商州區第一初級中學門口、南秦公園、兩河口公園、九魚公園等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禁毒宣講活動,切實提高少年兒童對毒品的認識和禁毒拒毒的意識?;顒邮艿綄W生、家長、老師、學校以及商州區禁毒辦的一致好評。
為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7月11日至14日,經濟管理學院“情系南堡 筑夢紅旅”實踐團、數計學院“青春心向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和“紅色浪潮”暑期社會實踐團分別前往商洛市、西安市、渭南市、銅川市的紅色教育基地、革命遺址、非遺文化所在村落等地,以紅色文化和非遺文化學習、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先后開展系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顒硬粌H讓團隊師生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力量與革命精神的偉大,了解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也鼓勵大家以實際行動積極探索“科技賦能、衛生保障、文化傳承”等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

7月13日,電信學院“愛黨愛國 薪火相傳”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商洛市金菊養老中心開展了一場以“愛國衛生志愿行 敬老愛老暖人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陜西秦南金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在感謝信中提到,“感謝實踐團的同學們分工行動,對養老院的各個區域進行了全面清掃,發揚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同時還為老人們晾曬床單,和老人親切地聊天……同學們的熱情服務和關心讓老人們倍感親切和溫馨。”實踐團還聯合陜西弘達律師事務所在商州區王塬社區和東關社區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法》宣傳教育活動,帶領參加活動的孩子們觀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主題微視頻,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志、愛國情。
7月8日至7月13日,健康管理學院“鄉韻康養志愿實踐團”“急救護航使者團”分別在商洛市商州區東店子社區、百順山莊老年公寓及任塬社區、東店子小學開展“‘醫’路前行—康養送愛”“社區急救大演練—構建安全生活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系列康養和急救知識宣教活動,不僅增強了青年學子服務基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為增強受眾人群的健康安全意識、強化受眾人群的應急能力、構建社區安全生活圈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9日至24日,藝術學院6支社會實踐團隊先后前往山陽縣、商州區及安康市石泉縣等地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各團隊成員深入農村了解當下村鎮地域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與美麗鄉村建設現實需要以及振興村鎮旅游業背景下的鄉村發展現狀,通過開展打卡紅色教育基地、參觀紅色文化舊址、宣講紅色故事、翰墨頌華章等多項活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大家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學思踐悟,充分了解社會發展實際、探究時代發展需要,以“實踐”為“橋梁”,從校園走向社會,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展現青春擔當。

(文/圖 各相關單位 編輯/劉雪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