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我校生物學院動物學博士張博與山陽縣天保中心調查人員在山陽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發現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鹮嘴鷸,這是首次在山陽縣境內發現鹮嘴鷸。此前,在陜西地區漢江流域、渭河流域,商洛地區的商州、洛南等地均有鹮嘴鷸發現記錄。張博的這一發現,進一步完善了鹮嘴鷸在商洛境內的活動軌跡圖,對秦嶺珍稀野生動物的多樣性研究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價值。

(張博和工作人員現場拍到的野生鹮嘴鷸珍貴影像)
鹮嘴鷸屬于鸻形目鹮嘴鷸科鹮嘴鷸屬,是單型科單型屬(其科下僅有1屬,屬下僅有1種),因其緋紅色弧形長喙與朱鹮相像而得名。鹮嘴鷸生態位狹窄,種群密度低,非常罕見。鹮嘴鷸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中被列為無危(LC),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2015)中被列為近危(NT)。據張博介紹,4月5日下午,調查團隊沿山陽縣金錢河徒步開展鳥類觀測時,偶然間在一個河心石島中發現了鹮嘴鷸,發現時這只鹮嘴鷸正在石灘中徘徊漫步并持續性高聲鳴叫,目測其體長為40厘米左右,毛發顏色和巖石極為接近,調查人員隨即用長焦鏡頭捕捉到了該鹮嘴鷸的影像。調查人員逐步到達河心島對面時,鹮嘴鷸受到輕微驚嚇,其鳴叫變得短促,走動步伐隨之加快,調查人員根據其外形和鳴叫方式判斷本次發現的是求偶階段的雄性鹮嘴鷸。
鹮嘴鷸是地方性留鳥,在一些地區會進行垂直性遷徙,本次發現鹮嘴鷸表明當地存在穩定的小種群。鹮嘴鷸對棲息地極為挑剔,山陽縣這只鹮嘴鷸的發現反映出當地河流水質和生態系統整體良好。我校調查人員將對該地區鹮嘴鷸數量及繁殖情況進行持續監測,助力秦嶺珍稀野生動物多樣性研究和生態環境保護。
(文/圖 生物學院 編輯/王鵬舉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