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我校2023學年春季學期ICC國際創意課程項目教學需求,切實解決教學運行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和困惑,2月21日至22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ICC項目辦公室與我校共同舉辦了ICC項目師資崗前培訓。校黨委副書記劉勇出席開班儀式,副校長劉寶盈出席結業儀式。相關二級學院負責教學工作副院長,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全體工作人員,教師發展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及40余名承擔項目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參加培訓。
培訓期間,渤海大學張征超教授、波蘭格達斯克大學Artur Szutta教授、包頭師范學院王芳副教授分別就《明辨性思維在ICC項目教學中的應用》《ICC課程教學評價》《明辨性思維》《教學大綱設計》等專題,圍繞ICC項目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特點,為參訓教師作了四場具有學術性、實踐性和針對性的專題報告。

劉勇在開班儀式上強調,我校作為全國首個實施ICC項目的單位,項目的順利實施既是學校課程建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化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廣大教師既要清醒認識到教育發展國際化、數字化的趨勢,也要堅守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教育理念。他要求全體參訓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轉變教學理念,掌握科學方法,拓展學術視野,提升綜合能力,力爭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項目教師,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劉寶盈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希望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ICC項目辦公室與我校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圍繞項目實施共同開展更多學術活動,合力打造一支一流的國際化師資隊伍,協同發揮項目的引領和示范效應,不斷推動我校人才培養和國際化進程。他強調,此次培訓作為ICC項目實施的崗前培訓,意義重大,各參訓教師要認真吸收內化培訓內容,懷抱嶄新的教學理念和符合項目實施的方法,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學期相關課程教學工作中。
在結業儀式上,張征超教授作為ICC項目辦公室專家委員會專家對此次培訓作了總結。我校經濟管理學院王怡、黃荊晶,藝術學院寧兆卿、張靜,健康管理學院張曉文和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學院程國等6位教師分別作了交流和表態發言。

(文/楊嬌 圖/劉雪 編輯/劉雪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