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是新一輪審核評估“三大理念”,立德樹人是新一輪審核評估的鮮明育人導向。作為健康管理學院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食品化學》課程主講教師,我將立足課程建設,通過“四個堅持”深化課程改革,全力做好《食品化學》課程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課程育人導向。在《食品化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積極融入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化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剖析食品行業中的倫理問題、環保挑戰,以及我國食品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戰略方向,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成為既有深厚專業素養又有高尚品德情操的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領域的優秀人才。
——堅持關注全體學生學習效果。在《食品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任務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為核心,尊重并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將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借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使課堂教學轉向互動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問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環節,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團隊協作的能力以及對食品安全與品質保障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開展設計性實驗項目,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能夠全面發展。
——堅持保證學生取得學習成果。明確《食品化學》課程的預期學習成果,如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研素養、高尚的職業道德等,并以此為導向設置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和評估教學效果。通過設定具體、可衡量的學習產出標準,比如分析某種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化學變化及其影響因素、撰寫科學嚴謹的研究報告、剖析真實的食品行業案例等,使學生清晰了解自身需達到的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有針對性地投入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堅持持續改進課程閉環管理。在課程教學中,建立“評價-反饋-改進”閉環機制。尤其是在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同行評價等多種形式收集反饋信息,全面審視教學過程及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優化教學策略,例如增加新的實驗模塊、引入更貼切的教學案例、改進作業設計等。
總之,我將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為指引,緊密結合《食品化學》課程特點,全方位推動課程改革,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作者:任嘉瑜 健康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