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大學生青春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助力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2018年暑假期間,我校組織學生奔赴丹鳳、商州等地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扶貧攻堅專項活動。

-——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分別赴丹鳳縣月日鎮江灣村、商鎮大峪溝和棣花鎮萬灣村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活動。同學們從“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等方面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努力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播撒在基層的沃土中。村民們紛紛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要學以致用,做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者,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文學院“向日葵愛心助力團”赴商州區張塬小學開展暑期支教工作。此次支教活動為期7天,支教課程以語文、英語、數學等文化課為主,輔以折紙、音樂、舞蹈等多元素的素質教育,使課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此外,團隊成員通過組織升國旗,觀看《少年說》,舉辦“朗讀者”比賽等活動進行專題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感悟。
——數計學院朝陽暑期社會實踐團赴丹鳳縣老君社區開展以“互聯網+,讓社區插上信息化翅膀”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互聯網知識輔導,幫助社區居民了解互聯網帶來的方便與快捷,普及網絡信息化建設的新技術、新成果。通過發放宣傳單頁、知識宣講、上門服務、定點維護維修等方式,重點圍繞“互聯網+政務”“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等內容進行宣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實踐團還與社區治坤電子商務服務站達成了協助建立農產品電商服務平臺的意向,助推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
——生物學院理論宣講小分隊赴鎮安縣,分別在桂林村、楊泗衛生院就黨和國家關于精準扶貧、環境保護、醫療服務等方面的相關政策開展宣講、知識普及活動。政策宣講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隊員們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改革熱點展開解讀,幫助群眾了解中省惠農政策,增強脫貧信心。隊員們還結合群眾生活實際,選取新出臺的部分民生政策和醫學常識,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講,耐心細致地解疑釋惑,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
——化材學院“萃英”服務隊以博皓教育培訓學校為實踐基地,開展義務支教,科學調研等實踐活動。團隊隊員利用專業優勢,輔導小學生假期作業,為孩子們做奇妙有趣的化學小實驗,普及生活中的化學小常識。同時圍繞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及教育狀況展開社會調研,并前往部分留守兒童的家中進行針對性的關愛行動。

——建工學院 “三下鄉”小分隊前往丹鳳縣棣花古鎮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內涵,助力商洛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此次調研活動圍繞棣花古鎮的歷史、文化、旅游等方面展開,以實地探查、隨機采訪、分發宣傳冊的方式進行。在走訪過程中,團隊成員與景區游客、商家和居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為其詳細講解旅游景區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措施,并進行問卷調研,搜集整理關于景區環境、交通狀況、旅游服務品質及宣傳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議。
——經濟管理學院“美麗鄉村,脫貧致富”科技支農幫扶團赴商州區北寬坪鎮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科技服務,深入了解當地的產業發展和民風民俗,為優化產業結構提出可行性建議,促進蟒嶺綠道與北寬坪紅色文化深度融合,提升區域經濟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
——藝術學院的社會實踐團隊聯合商洛聯通公司在商州區腰市鎮舉辦以“青春逐夢”為主題的文藝演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團隊成員將傳統文化與潮流元素相融合,表演《陽光路上》《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黃梅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為當地群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得到了他們的普遍認可和喜愛。
2018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還在火熱進行中。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充分體現了我校志愿者們樂于奉獻、團結合作的精神。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自身素質,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今后將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校團委供稿 編輯/王葉 審核/魚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