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幾個月的陜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圓滿結束,能夠獲得“大練兵”思政課程教學標兵,心情非常激動。這次“大練兵”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次比賽,更是一次集中的觀摩、學習和反思,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非常好的鍛煉契機,更是鞭策我不斷進步的動力。從收集資料、整理內容、教學設計到對講課內容的一遍遍打磨,整個過程雖然辛苦但收獲頗多。我會將這次參賽經歷作為一個新起點,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前行,做一名“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思政課教師,完成好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比賽結束了,想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交流參賽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思路決定出路。第一,早做準備。只要決心參賽,就早做準備,所謂不打無準備之杖。一般省上各類大型的比賽每年或每隔一年都會舉行,一定不要等通知下發了才開始準備。第二,精心選題。選題很重要,一個好的選題就是一個成功的開始,好的選題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我在這次備賽的過程中買了許多書籍,下載了大量文獻資料,因為只有閱讀大量的資料你才會深入思考,才會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有助于選題的科學性。第三,用心設計教學環節。首先,教學設計中“問題”很重要,圍繞“問題”去分析解讀的層次,層層遞進,而且授課內容最好是一個“問題”串到底,體現課程的完整性。其次,教學內容的講述在透和全的關系上以透為主,集中發力,因為比賽只有15-20分鐘,你只要將“問題”講清楚了就可以了,所以不能圖多圖全,而要圖透。再次,要設計好自己內容中的某個高潮,沖擊聽者。最后,結論升華。以思政課為例,要用帶有哲思性的語言完成政治性的收尾,整體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拔高。
團隊決定個人。無論是科研還是教學,必須團隊協作。以教學比賽為例,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要凝聚眾人的智慧和力量,組建團隊在一起磨課,這很重要。在本次備賽過程中,學院成立了團隊,院領導和老師們多次一起磨課,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原有的內容和設計一次次被推翻,才會有新的更加合理的最終成品出爐。
細節決定成敗。講課中的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要特別注意,和學生互動的每個環節、板書都要精心設計,課件制作、課件中的圖片、字體字號都要精雕細琢??傊灰眯膶Υ蜁幸庀氩坏降氖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