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教育廳門戶網站專題報道了陜西高校師生在線收看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課程,并展開熱烈的討論的情況。其中涉及我校內容如下:
【商洛學院】3月9日下午,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人民日報社人民網“云開講”,商洛學院領導,宣傳部、學工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各學院黨政負責人、全體輔導員以及全體學生共計11368人在線收看了“思政大課”視頻直播。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艾四林、秦宣、王炳林、馮秀軍4位教授,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4門必修課教學內容,解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發揮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該院黨委對此次“思政大課”高度重視,將其作為疫情防控期間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周密部署,及時印發通知,合理調整在線教學計劃,建立網上“思政大課”群,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輔導,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積極配合,把“思政大課”收看組織工作落到了實處。該院師生普遍認為,本次課程是一次思政課“金課”“示范課”,課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入情入理、深入淺出,引導大家進一步深刻認識了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定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聽后深受啟發和教育。課程結束后,師生紛紛發來稿件,暢談聽課的收獲和體會。該院黨委書記龍治剛說道,“3月9日下午,我和全校學生一道收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視頻直播,四位專家結合四門思政課內容進行的精彩講授,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現實的熱度,給聽眾帶來諸多的思考和啟迪。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這些成績的取得,歸根到底在于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在于英雄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于一批批戰‘疫’勇士堅定逆行、勇敢擔當。我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防疫抗疫一線發生的感人故事,都是思政課鮮活而生動的教材。希望學院思政課教師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案,充實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課程的時代感、感召力、實效性,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在戰‘疫’大考中,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強化責任擔當,不負韶華、不負青春,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痹撛厚R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武永耿表示,“在今天‘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網絡在線授課中,四位教授從不同角度、不約而同地指出,在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彰顯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和必勝信心。同時,生動的講述了以綜合國力、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為基礎的中國力量,講述了以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為核心的中國精神,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各類重大疫情的中國經驗,在戰‘疫’中彰顯了14億中國人萬眾一心,創造了一系列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顯示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希望與學子們一道心系千秋家國,共筑青春夢想,青春的魅力在于奮斗,奮斗的年華是最持久、最醇香、最美好的青春記憶。校園姹紫嫣紅日,歸有期,待君來!朗朗聲起,不負人生,不負韶華!”該院化材學院材料1702班湖北籍學生羅淑姝表示,作為學院的一名湖北籍學生,身在湖北襄陽的她,能夠深切感受到來自黨和國家的關懷。當前,四面八方的醫護人員馳援我們湖北,看見他們的一封封“請愿書”,一個個“紅手印”,她能感受到一顆顆赤誠心。他們用奉獻、無畏和堅守筑起一道鋼鐵防線。他們的對疫情的無畏,對生命的敬重,對使命的擔當,讓她相信湖北必勝!中國必勝!她知道,危難時刻,黨和國家一直與我們同在。疫情來襲,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她積極配合學校和社區,每日按時匯報自己健康狀況,在家認真學習,并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在戰“疫”中能夠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感到十分榮幸。該院健康學院2016級護理專業學生白新(志愿者)說道,“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雖然接到學校的通知暫時停止實習,但疫情防控需要人力,更需要專業的醫療隊伍,看到帶教老師們在疫情面前義無反顧的相繼請戰前往一線,受他們的影響,我重回西安高新醫院,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臨床工作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我感覺這就是自己的職責和擔當。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堅信眾人齊心協力,一定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原文鏈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003/11/9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