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2021年8月31日刊發了我校陜西高校新型智庫商洛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怡署名文章《破解增產不增收難題的思考》,對文章中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連片貧困地區精準扶貧成效評估及‘阻返’長效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做了專題報道。

文章指出,農產品收入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而農產品在生產銷售中有其獨有的特征,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和市場規律。為破解“谷賤傷農”現象,在理論分析與實踐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脫貧地區“三農”工作實際,提出做好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與指導、農產品銷售的整合與謀劃、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對策建議,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商洛發展研究院聚焦地方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生態產業集群等重點領域,緊密圍繞“陜南鄉村振興研究、秦嶺生態保護及資源利用研究、商洛市生態產業集群研究”三大方向,先后為商洛市委市政府提交咨政建議報告60余份,其中“關于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的建議”等20余份資政報告被市政府采納并轉化、應用;累計承擔《中國制造2025商洛實施方案》《商洛市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商洛市中藥產業發展規劃》等政府部門專項規劃編制20余項;組建6支高層次人才服務團,為商洛六縣一區提供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2000余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填補了商洛地區高水平智庫建設的空白。
在后續的建設和發展中,研究院將進一步凝練方向,整合資源,全力搭建高水平理論智庫平臺、科研創新平臺以及咨詢研究成果的生產、發布和應用轉化平臺,發揮我校特色農業、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四大產業增長極”專班成員作用,全方位支持商洛市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挖掘生態、區位、資源、文化四大潛能,努力成為商洛“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策源地。
文章鏈接:http://share.183read.cc/article/3856772/5.html?t=163037638542477
(文/圖 郭萌 編輯/崔倩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