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通訊員 彭建文)為提升天麻栽培水平,助力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陜西省“三區人才”、商洛學院趙永平博士帶領秦嶺特色藥用植物次生代謝與撫育開發科技服務團隊為丹鳳縣巒莊鎮天麻產業“把脈問診”。
科技專家前往巒莊鎮天麻種植基地,圍繞天麻栽培,精準把脈,破解種植難題。實地查看菌材培育狀況,詳細講解天麻的生長特點及其對環境的要求,針對土壤環境、播種管理等關鍵環節,為企業技術人員和種植戶進行了細致講解與示范,就天麻生產中種植、良種繁育、基地管理、產品加工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現場進行答疑解惑。
趙永平表示,“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是連接科技與產業的關鍵紐帶,科技服務是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重要舉措,把實用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是每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我們團隊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為商洛的中藥材生產企業和種植戶提供更多技術指導與培訓,助力鄉村振興。
專家組強調,一是在天麻作為藥食同源品種的發展大環境、大趨勢下,其種植、繁育技術不斷進步,呈工廠化生產態勢,巒莊鎮要立足產業基礎,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乘勢而上;二是與科研院所共建巒莊天麻種源保護地,保護好優質種質資源,產業才能做大做強,產品才具有道地性;三是要具備核心技術標準,企業要結合當地自然氣候特點,從“水、肥、氣、熱、光”五個方面為培育菌材、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儲存等環節提供標準的核心技術支撐;四是要加強對生產經營主體、科技二傳手、職業麻農、職業天麻產業工人的培養,只有壯大人才隊伍,產業才能興旺常青。
近年來,我市緊扣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的發展要求,引導幫助科技特派員用心服務鄉村振興,對“癥”授技,推動產業發展,引領群眾增收。趙永平博士帶領科技服務團隊“結對式”幫帶,在“用”上見成效。立足產業發展實際,我市深入開展以產業、項目、企業(合作社)為主要內容和對象的農村技術指導服務,按照各自劃分的“責任田”履職盡責,通過專題講座、現場講解、示范服務、帶動參與等方式,將復雜的農業技術轉化為群眾易于掌握的實用技能,讓“田秀才”“土專家”有了領頭人、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