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上下攻堅克難做好疫情工作的關鍵時刻,建工學院始終堅持“科學規劃、以生為本、全員行動、質量至上”的原則,認真落實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于1月3日正式啟動學院線上教學工作,學院教師全身心投入,學生精神飽滿,督導全程跟進,整個教學過程平穩有序。
齊心協力,快速投入,全方位做好教學準備。學院嚴格落實學?!稇獙π鹿诜窝滓咔榉揽毓ぷ鲗0唷肺募?,及時召開黨政聯席會,成立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及學生管理學院分班,細化任務,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學院堅持“學院保障技術,教師設計內容和避免多端開課”的要求,制定了《城鄉規劃與建筑工程學院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安排》,為師生營造良好適切的信息技術運用環境;教學辦嚴格執行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編排課表,并及時為教師發放教學資料;各班主任召開以“同心抗疫,共度元旦”為主題的線上班會,學工隊伍同步深入學生宿舍,發放抗疫口罩,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為學生線上學習排憂解難,雙線同步引導學生進入線上學習準備期;各教研室在常態化主題教研活動的基礎上,緊急開展線上教學主題式教研活動,共同交流線上教學策略與經驗;學院督導組制定第一周聽課計劃,緊密跟進教學安排,將督教、督學和督管落到每個環節。教學辦、學工辦、各教研室和督導組全員聯動,為線上教學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

創新方式,積極互動,確保線上教學不掉質。目前,學院學生對線上教學的認知范疇已完全擴展,講授式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直播+互動”兼顧“異步與實時”開展理論課教學,積極挖掘課程思政多模態教學資源,創新頭腦風暴、競答等互動形式,確保理論課教學“上線不掉質”。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項目驅動的方式,依托教育部產學合作項目實驗平臺、省校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資源,確保實驗課程不延誤,并設計部分實驗項目供學生分散選做。與此同時,學院倡導教師積極探索基于問題或項目的網上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互動交流積極性,嚴把直播教學時間關,杜絕“課堂搬家”“滿堂灌”和“超長時間授課”,探索不同課程線上教學的適切性。

統整資源,轉危為機,開展教學實驗改革研究。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知識產權是教師建設線上線下課程的動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院倡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設計、開發和利用資源的理念,要借鑒網上優質資源開發的經驗和建設標準,不斷設計、優化和積累資源,開發適宜本專業和本課程的優質網上教學資源和生成性資源,80%以上的課程建有課程資源網站,實現了從“資源開發、積累到優化”的良性動態循環,有效助力了省校級一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線上線下課程的申報與建設,也已成為教師參加教學技能競賽與課堂創新大賽等各類比賽的主要資源,將數字課程資源轉化為教師教學質量提升的內生變量。面對此次疫情,學院繼續倡導教師主動優化課程資源庫,組建課程教學共同體,啟動建設課程群資源庫,推進教育專業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向;倡導教師轉危為機,利用好獨有的純線上教學實驗機會,開展線上教學效果、學生線上學習投入度等實驗研究;學院與產學合作企業達成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意向,歷經從“課堂教學”平穩過度“線上教學”,再到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磨合、理解與實踐”后,學院所探索出的“直播+錄播”配套“雙線互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此次線上教學中得到了更好的運用與實踐。

學院《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教師、學校教學技能競賽及課堂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任燕妮表示,在線上課堂中,教師很難隨時把握學生聽課狀態,需要在教學中設計多處互動環節,實時關注學生互動框,收集學生的反饋并予以表揚鼓勵,利用線上教學軟件發起搶答、投票等課堂互動活動,使學生可以更積極有效地融入課堂。
《地質地貌學》課程教師秦進表示,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坐在后排的同學極易因距離老師和講臺較遠而出現注意力轉移或者中途放棄聽課的現象,而在線上課堂中,每一位同學都能沉浸式地享受教學課件,互動環節,有效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線上教學愈加顯得活潑、溫馨。
學院城規1801班學生胡恬表示,線上課堂中,老師講課熱情不減,聲音洪亮、抑揚頓挫,采用了多種互動模式,與我們進行在線交流,并及時詢問我們聽課效果,我們也會積極配合老師,順利完成課程學習任務。
(文/楊小鋒 黃向向 鞏俊龍 圖/李凡葉 金萌 黃向向等 編輯/崔倩 審核/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