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會長、南開大學盧盛江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建森教授應邀來校,為人文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人文學院相關負責人及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生代表參加報告會。
盧盛江教授以《唐詩之路研究的意義》為題,從“唐詩之路”的由來、發展過程、研究方法和價值四個方面,揭示了唐詩之路作為新的學術增長點的意義。陳建森教授以《古代詩詞鑒賞的三個層次》為題,從詩詞的“言”“象”“意”的辯證關系出發,概括出“尋言以觀象,得象在忘言”“尋象以觀意,得意在忘象”和“知人論世,領悟詩詞創作的價值取向”這三個詩歌鑒賞的層次,并結合作品進行具體、生動的解讀。報告會現場,學生與兩位教授積極互動,氣氛活躍。
報告會后,盧盛江和陳建森兩位教授前往武關、棣花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并與商於古道文學研究會研究人員進行座談,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商於古道文學與文化研究空間巨大,為商於古道文學研究指明了具體可行的路徑。

(人文學院供稿 文/圖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