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健康管理學院舉辦“人工智能心理”學術研討活動暨第七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研討會。本次會議聚焦人工智能與心理健康領域的交叉融合,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新技術在心理教育中的應用路徑,推動學科專業創新發展。活動特邀我校數計學院計算機系主任王磊作主題報告,院長郭耀東、心理學系全體教師、學院輔導員及心理學專業班級科研委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學院副院長楊憲華主持。

王磊以《基于大語言模型的康養知識庫構建方法》為題,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大語言模型整合康養領域專業知識,構建智能化、個性化的知識服務體系。李盼盼以《親子溝通對青少年自傷行為的影響機制》為題,結合實證數據分析揭示家庭互動模式對青少年心理危機的深層影響,提出針對性干預建議。秦紹龍以《網絡大數據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綜合分析》為題探討了如何運用數據挖掘技術解析大學生心理狀態特征,為精準心理服務提供科學依據。賀瑾瑾以《AI賦能心理健康探究》為題系統梳理了人工智能在心理評估、危機預警及干預中的應用場景,展望了“AI+心理”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討論環節,心理學系主任梁豐、青年教師李紅作了重點發言,他們結合學院實際提出“技術賦能與人文關懷結合”的心理教育思路,引發與會者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人工智能為心理教育與心理服務提供了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新載體,在未來科研中將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深化拓展人工智能心理研究,為區域社會發展貢獻心理學人的智慧和力量。
(健康管理學院供稿 文/圖 健康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