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工會組織的精心指導下,校工會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基本工作思路,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為基本職責,以推進學校民主建設為基點,以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為著力點,在全面履行工會職能中取得了良好成績,工會工作多次在陜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工作會和干部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教職工矢志不移跟黨走
按照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要求,堅持把政治引領貫穿于工會工作始終。配合各級黨組織在教職工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引領教職工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舉辦了“樹新風、揚美德、傳家風”主題實踐活動與“寫一封家書”征文比賽、“我愛中國 我愛商院”主題征文、 “我與商院共成長”主題演講賽、“不忘初心 誠信前行 建功新時代”征文比賽、“踐行初心使命 寫出最美故事”主題征文和“誠信伴我行”主題演講賽活動, “慶‘三八’迎百年 巾幗心向黨” 主題活動,迎“七一”經典誦讀展演活動,組織教職工參加了學校和全省“喜迎新征程 唱響新時代”主題合唱展演活動等,激發了教職工愛黨、愛國、愛校、愛家的熱情和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加大師德師風典型選樹力度,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推薦獲評陜西省五一巾幗標兵2人,陜西省教科文衛體系統五一巾幗標兵2人、標兵崗1個;制度化開展“師德先進個人、師德建設示范團隊”和“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評選“師德先進個人”30人,“師德建設示范團隊”8個,推薦獲評陜西省師德標兵3人;評選表彰“我最喜愛的老師”30人。動員教職工在志愿云實名注冊志愿者694人,累計發布并實施完成教職工志愿服務項目25 個,服務時長3732.5小時;組織黨員志愿者走進東店子社區開展“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主題演出活動,受到社區群眾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評。
建立健全校院兩級教代會制度,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
認真落實陜西省學校教代會規定,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教代會。五年來教代會召開全體代表大會7次,組織代表聽取審議了歷年的《學校工作報告》《工會工作報告》《學校財務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審議通過學校重大改革發展方案和與教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發揮了代表的參政議政作用,促進了學校民主政治建設,凝聚了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全面落實《商洛學院二級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進一步夯實了學校教代會制度的基礎,維護了教職工民主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和知情權。
暢通教職工建言獻策渠道,共謀學校改革發展
五年來,共征集代表提案58份,審查立案27件,作為意見和建議辦理的14件,已經落實的21件,暫緩落實的4件,不能落實的2件,12件交辦事項已全部落實,2項正在落實。落實的主要提案有:完善了教學軟硬件設施和教師培訓、進修深造制度;完善細化了評價考核辦法與績效分配方案;建立了科研資源共享平臺;信息中心更新軟硬件設備,解決了職工校外查詢校內資源的問題;建立了職工活動室、母嬰室和附屬幼兒園、附屬小學,提高了女職工產假期間績效工資發放標準;建成了校園快遞驛站、充電樁,擴建了校園超市,團購了100余套住宅,有效緩解了職工住房問題等。
開展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成立了教職工誦讀協會、教職工合唱團,指導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書法、太極拳、家庭教育等教職工協會開展活動,成為學校群眾性文體活動的重要平臺。舉辦了教職工趣味運動會、校園定向運動比賽,“團結奮進新征程 多姿多彩巾幗秀”才藝展演活動,“慶‘六一’親子家庭趣味活動”,“慶元旦 迎新春”新年登高、師生象棋聯誼賽等活動,豐富了教職工文化生活,增強了教職工凝聚力。教職工乒乓球、羽毛球“一年雙賽”(一次團體賽、一次單項賽)常態化開展,每年參賽人數超過600人次。組織教職工參加商洛市第五屆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二等獎的好成績;組隊參加全省教科文衛體系統職工羽毛球賽,獲優秀組織獎。
切實維護教職工權益,積極為教職工排憂解難
爭取學校支持,穩步提高職工福利,職工節日福利、生日福利由每人每年800元增加到1200元。建立完善困難職工檔案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堅持教師節、春節送溫暖、暑期送清涼活動,在職工生病住院、家庭遭遇不幸或遇到其他困難時,第一時間送上學校的關懷和溫暖,切實當好娘家人。關心教職工身體健康,做好教職工年度體檢,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健康檢查,建立教職工健康檔案,引導教職工養成健康衛生習慣。連續5年辦理職工互助保障保險,降低教職工住院負擔,提升了職工的歸屬感和獲得感。每年為參加高考的教職工子女購買發放志愿填報輔導書,連續3年舉辦職工子女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會,受到考生及家長的歡迎。疫情期間為居住在南院家屬區及北新街校區的180余戶教職工代購發放糧油、蔬菜、大肉、排骨、雞蛋、調味品等生活必需品,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加強與附屬小學、附屬幼兒園合作共建,徹底解決了教職工子女“上學難”問題。
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順利完成換屆選舉,工會班子活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為工會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完善了工會工作機構,設立了女工委員會、青工委員會、文體委員會、工運理論研究委員會和教代會提案工作委員會,并按照上級工會要求設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積極開展工運理論研究,近年來承擔省總工會調研課題3項,省教科文衛體工會招標課題1項,獲得陜西省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優秀調研成果特等獎1項并連續三年獲得一等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3次,并在全省表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作者:魚小強 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