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學報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及十四五規劃、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文件精神,堅持以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服務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科學研究為辦刊的基本思路,堅持開門辦刊和專題化發展理念,不斷加強欄目建設,圍繞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組稿約稿,策劃多個專題,促進學報辦刊的社會、學術效益不斷提升。
學術影響不斷增強
學報辦刊過程中,一貫注重刊文的學術質量,積極認真貫徹“三審三校制”,不斷加強外審力度,保證了刊物學術質量和影響的不斷提升。學報的影響因子等核心評價數據一直處于陜西高校綜合類社科學報和全國同類院校學報的前列?!吨袊鴮W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中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公布的《2023年度計量評價變化分析報告》,《商洛學院學報》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學科平均值為0.595,較上一年增加20.20%。影響力指數(CI)學科排序339,較上一年提升34個位次。在人大復印資料系列刊索引、轉載體系中,學報發文中有近300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索引,其中6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等二次文獻轉載機構全文轉載,實現了多年來學報文章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重大突破。
行業影響不斷加大
在注重辦刊學術質量的同時,學報堅持學術與社會效益并重的基本方針,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行業影響不斷加大。學報先后三次被評為“陜西高校社科學報精品期刊”。2019年,第六屆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中,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5年一屆,教育部社科司批準,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組織)。2021年,學報被評為“全國教育院校優秀學報”。2019年,學報編輯部成功組織舉辦漢江流域大學聯盟高校學術期刊社(編輯部)社長(主任)聯席會議。
中國知網發布的《商洛學院學報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2023版)》顯示,2022年學報的總用戶數6067家,總用戶數較2018年增長了2.03%。
欄目建設穩步推進
在具體的辦刊實踐中,學報堅持以欄目為抓手,積極探索專題化的發展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報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刊方向,積極發揮學報的理論宣傳和普及作用,先后開設“十九大精神學習研究”“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專題研究”等欄目。在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于2022年10月20日出版的第五期推出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
五年來,學報傳統優勢欄目“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先后三次被評為“陜西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2018年被評為全國地方院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2019年第六屆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中又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2023年,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主辦的第七屆高校社科學術期刊質量檢查與評估活動中,“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欄目再次榮獲“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獎”。
主題出版彰顯特色
為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發展規劃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文件精神,落實服務教學、服務科研的宗旨,2018年至今,學報積極主動與讀者、作者聯系,堅持開門辦刊和專題化辦刊,新設了“區域經濟研究”,加大了“教育教學研究”欄目的發文比重。學報刊發的600余篇論文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相關的文章占總發文量的70%以上。
圍繞學?!笆奈濉笔聵I發展規劃和商洛市“一都四區”建設,學報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立足“秦嶺”做文章。2021年以來,學報先后推出了“秦嶺礦冶環保專題研究”“秦嶺生物資源利用研究”“秦嶺康養專題研究”“秦嶺生態專題研究”等系列專題。在前期系列專題出版的基礎上,學報于2023年出版的第一期設立了“秦嶺研究”欄目。
學報傳統優勢欄目“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也以筆談形式推出商洛作家方英文、李育善、陳彥研究專題四個。這些專題的推出,既促進了各學院學科建設和有組織的科研團隊建設,也充分彰顯了我校立足地方的辦學特色和服務地方的務實態度。
(文/耶磊 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