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洛學院生物學院動物學博士張博在山陽縣開展動物種群資源調查時,拍攝到了野生中華秋沙鴨的珍貴影像,這是首次在山陽縣境內發現中華秋沙鴨分布。此前,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和丹鳳縣均有中華秋沙鴨遷徙種群的發現記錄,張博的這一發現,進一步完善了中華野生秋沙鴨在秦嶺南麓商洛境內的活動軌跡圖,對秦嶺珍稀野生動物的多樣性研究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價值。


(張博和工作人員現場拍到的野生中華秋沙鴨珍貴影像)
中華秋沙鴨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鳥類中的“活化石”,為東亞特有種,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EN),其數量仍處于持續下降中,一些研究推斷其數量甚至不足3000只,因此中華秋沙鴨也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據張博介紹,12月10日,他在與山陽縣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天保中心”)工作人員合作開展河流、濕地動物類群調查。在進行調查勘察路線時,發現2只中華秋沙鴨在水中慢游。張博立即從遠處開始拍攝,隨后越過層層緩坡,走到河邊抵近觀察拍攝。順流而下的中華秋沙鴨發現工作人員后反轉方向逆流而上,其余5只在工作人員剛下車時受到驚嚇馬上起飛,工作人員有幸拍到了照片。
張博表示,中華秋沙鴨對環境的要求較高,棲息地水域需要具備水質良好、食物豐富、水量適中、外部干擾較少等條件。山陽中華秋沙鴨發現地水域河水清冽,自然環境優越。這次基于動物多樣性的調查活動有此發現十分幸運。這得益于學校長期開展科技服務秦嶺生態保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也得益于科研團隊常年累月走遍商洛的山山水水,進行調查研究的科研實踐。調查項目組下一步將對發現地流域的物種進行全面調查整理記錄,并以此為契機做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

(中華秋沙鴨資料圖片 拍攝者:商洛野生動物攝影師羅高潮)
張博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動物行為生態,除了承擔動物生物學及實驗、生態學和動物認知實習的教學工作,主要開展動物類調查、動物多樣性調查,同時在特色動物養殖領域作為科技特派員,為商洛地區提供相關技術服務。近年來,張博所在團隊立足秦嶺中藥材、煙草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產業,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致力于病蟲害防治相關的新技術和新型綠色農藥開發。團隊成員長期從事植物保護、生物源農藥開發與利用、生態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3人獲聘陜西省秦嶺生態環?!扒嗄陮W者”。
(文/王鵬舉 張博 圖/張博 羅高潮 編輯/審核 王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