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敏,女,陜西商州人,商洛學院文學創作中心主任、語言文化傳播學院教師。現任陜西省精短小說研究會副主席、商洛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散文、小說、譯文等數百篇,出版小說集10部,獲得國內各種文學獎項10余項。被評為商洛市首批“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入選陜西省文化廳發起的“陜西文學藝術創作人才百人計劃”。幾十年間,陳敏同志始終以“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為職業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文學創作,將文學原創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互為表里的雙向建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大山深處 以實際行動恪守著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
1987年9月,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的陳敏在熱血沸騰般的年紀投身于大山深處的基層教學事業。她愛崗敬業、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始終以人民教師的道德規范和職業操守嚴格要求自己。在23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無論山區教學條件多么艱苦,無論山區生活環境多么貧瘠,她始終做到了不缺席任何一節課,以自己對教育事業的飽滿熱情認真、負責、誠摯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情和虔誠之心支撐起了23年的山區教學之路。2010年9月,基于陳敏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的實績與成果,學校決定讓她從原來的英語系轉調到中文系任教。對于文學創作而言,陳敏已取得豐富、厚實的碩果,但對于漢語言文學教學而言,陳敏完全是一位“新人”。深知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短板”和“缺憾”的她合理利用一切時間,虛心接受其他同事的教學指導,認真鉆研每一本教材、專著,汲取其他優秀教師的教態、教風,以“學生”之姿聆聽學校教學名師的漢語言文學課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做好教學及自身文學創作工作的同時,她還指導了一大批學生進行文學創作實踐,并推薦其作品在各大文學雜志、期刊上發表,終成為同事和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三尺講臺 以多年文學創作經驗大膽改革創新課堂教學
陳敏以該院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為契機,結合該院學生人才發展模式的實際需要,在多年文學創作經驗及長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以散文、小小說、詩歌等文體的鑒賞與寫作實踐為主的教學計劃,主編語言文化傳播學院創作實踐課輔助教材1部,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根據學生對文學創作及文學鑒賞的需求,分章分節編寫《小說創作與鑒賞》《文學創作與實踐》《寫作實踐》等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教材。
在平日的教學中,認真備課,編寫教材,制定教學計劃,激發學生的原創思維。以飽滿的熱情及認真負責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崗位的第一線。同時,也注重自身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深造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隨時發現學生回答問題的生成點,以此作為落腳點培養學生對于散文、小小說、詩歌等文體的寫作興趣。在授課時,主要以學生討論、交流閱讀感受為主,輔之講授一些關于小說創作的理論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敏感度及分析力,使學生把閱讀與創作有效結合起來,始終做到在讀中品、在讀中悟,在品與悟的過程中傳授適合學生創作的具體方法。
在課后的寫作輔導中,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寫作特點,因材施教,制定了不同的文學原創培養方案,認真修改學生的文學作品,從字詞句到文章結構,從文章結構到整體立意,從整體立意到藝術手法,環環相扣,使愛好寫作的學生極大發揮自己對文學原創的熱情。指導該院學生編寫學生文集《我們二十歲》《草環夢》《饋贈》等,并資助該院“龍吟杯”學生原創作品征文活動,培養了一大批投身于文字寫作、編輯工作的學生。
作為2017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嚴格要求學生力求創新,創作文學作品。這也是該院學生畢業論文中第一次出現原創文學作品,實現了由理論走向實踐的延伸、創新之路。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在課后的日常生活中,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以“平等”的態度、真誠的眼光與學生積極、主動交流。在稀松平常的日常接觸中,用“榜樣”的力量為學生樹立起培養完善、獨立人格的必要性,用實際行動教導學生關懷、愛護同學,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增強團結意識,使每一位學生做到愛家、愛國、愛社會。
秦嶺南坡 她豐富著當代“商洛作家群”的整體創作
自1999年開始文學創作以來,她的部分作品被翻譯成俄文、英文,并在《小說月刊》《延河》等省級刊物上發表小小說、散文、譯文等作品數百篇,有作品選入臺灣出版的小說集《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精品選》,《青年文摘》《讀者》《小說選刊》《意林》《青年博覽》《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60年小小說精選》《中國當代小小說大系》《當代小小說名家珍藏》《中國當代小小說排行榜》《中國小小說300篇》等多種選本。有小說作品被用為福建省、北京市、陜西等地的中考語文閱讀試題及大學語文閱讀試題。
先后出版小說集《詩祭》(中國小小說金麻雀文庫)、《紅風箏》(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作品、冰心兒童圖書獎獲獎作品、中國小小說50強系列叢書)、《你的家園之夢》(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系列叢書)、《相逢是首歌》(冰心兒童圖書獎獲獎作品)、《情感種植園》(百年百部微型小說經典系列叢書)、《老師,你能抱我一下嗎》(浩然文學紀念館永久收藏作品、少年夢·青春夢·中國夢:中國故事系列叢書)、《巢歸》《蘇武的北?!罚ǖ谄邔眯⌒≌f金麻雀獎獲獎叢書),譯文集《許多許多月亮》《觸摸上帝的臉》10部小說集。
曾獲“2001-2002年度小小說優秀作品獎”“首屆全國小小說金獎大賽一等獎”“首屆全國小小說作家巡回展二等獎”“第二屆全國微型小說(小小說)年度三等獎”“200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商洛首屆‘山泉文藝創作獎’文學類一等獎”“2012年小小說優秀原創作品獎”“‘莊子稅苑杯’全國稅收小小說大賽一等獎”“第十一屆全國微型小說(小小說)年度三等獎”“第七屆小小說金麻雀獎”“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等獎項。
幾十年如一日,她筆耕不輟,在秦嶺南坡默默地豐富著當代“商洛作家群”的整體創作。
大愛無言 她把愛與溫暖播撒在商山洛水之間
陳敏同志積極響應學院、教研室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曾組織、帶隊學生赴葛牌鎮學習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濃厚紅色文化,赴藍田輞川感受“詩佛”王維晚年生活、埋葬之地,使學生進行實地田野文化考察。
作為陜西省精短小說研究會副主席、商洛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積極響應組織上發起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多次捐款、捐物、贈書并下鄉扶貧;受有關刊物、雜志、出版社所邀,進行地域性文學創作實踐活動,多次以商州地域本土農民生活狀況的變遷為主題,反映商州地域本土農民對土地、老宅等的深深眷戀之情;近幾年來,與商洛市文友自發看望偏遠山區的孤寡老人與留守兒童,送油、送糧、捐款、捐書、捐贈衣物,堅持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回報社會!作為商洛市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積極建言,踐行著人民教師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二十多年來,陳敏同志始終以實際行動恪守著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以多年文學創作經驗大膽改革、創新課堂教學,以豐富的文學創作實際完形著當代“商洛作家群”的整體創作,踐行著人民教師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服務于貧困山區教學事業的第一線。不改初心,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一位普通教師對教學事業第一線的熱愛與向往之情,在生活中的點滴流露出對萬千學子的關懷與愛護之情。以真誠、熱情的工作態度和溫暖、平和的為人處世方式,深得領導、老師及同學的喜愛,體現了當代高等教育事業教師應有的姿態和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