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內部審計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堅持“一審二幫三促進”的工作宗旨,圍繞學校事業發展大局,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在加強資金管理、保障資產安全、完善內部控制、防控經濟風險、促進廉政建設、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黨管審計,建立健全審計工作機制
在學校黨委集中統一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審計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審計處職責,初步建立起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2021年12月成立了商洛學院審計委員會,校黨委書記、校長任審計委員會主任,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任副主任。學校審計委員會研究審議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和改革方案,審議決策內部審計重大事項,聽取年度以及重大審計事項結果報告,研究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并提出處理意見,研究解決內部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2022年年初,召開了商洛學院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安排部署2022年學校審計工作。充分發揮了審計委員會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職能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為學校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健全制度體系,提升審計工作規范化水平
持續推動審計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結合學校實際,及時制定、修訂審計規章制度及業務文件,審計制度體系和業務體系不斷完善。通過5年持續建設,構建了由《商洛學院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商洛學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辦法》《商洛學院審計檔案管理辦法》等10多項規章制度構成的,涵蓋審計組織機制、業務管理、整改監督、結果運用等系統的審計制度體系;規范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流程》《工程審計工作流程》《經濟合同審簽流程》等10余項審計工作流程。通過建章立制,使內審工作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依法依規審計的能力顯著提升。
聚焦主責主業,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國家審計工作政策和學校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不斷更新審計理念,拓展審計的深度和廣度,采取“1+N”審計模式,探索研究型審計,著力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保障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近五年,共完成各類審計項目200余項,審計資金總額80045.67萬元,提出審計建議400余條。
一是強化經濟責任審計,促進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將研究型思維貫穿經濟責任審計全過程,科學調整審計重點,高質量做好領導干部常態化“經濟體檢”。做實經濟責任審計的審前調查工作,準確把握二級學院、管理部門之間的差異,設計不同崗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通過深入被審計人員所在部門走訪、問卷調查、實地查看部門資產管理現狀等相關情況,力求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客觀公正。切實促進領導干部擔當作為、履職盡責,促進被審計部門完善內部控制、規范財務收支、防范經濟風險、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強化工程項目審計,降低管理和經濟風險。探索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審計關口前移,轉變傳統審價思維,更加關注工程項目管理關鍵環節的程序執行和內部控制,經常性深入施工現場,及時掌握工程變更及簽證等第一手資料,有效規避潛在的管理和經濟風險,進一步加大基建、維修、修繕等工程項目審計監督力度,揭示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落實風險預警,提升工程項目的審計監督效能。
三是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內部控制建設是學校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防范廉政風險的抓手,也是完善“一流大學”現代管理制度的內在需求。針對學校內部控制建設薄弱的現狀,梳理單位層面整體內控組織架構、管理組織及權責業務流程等板塊工作流程,分析和識別各流程風險點,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為完善學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嚴把合同審簽關,維護學校合法權益。合同審計審簽,對于完善學校內部控制、規避合同風險、維護學校權益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合同審簽水平,五年來,審簽各類經濟合同150余份,從源頭上規避可能發生的經濟風險,切實發揮內部審計為學校節約資金、防范風險、增加價值等方面的作用。
強化審計整改,提高審計成果運用
持續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力度,不斷強化審計舉措,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努力提高審計整改成效和審計成果的運用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建立審計整改臺賬,實行問題編號、跟蹤督促、情況反饋、整改銷號的閉環工作機制,隨時掌握審計整改動態,及時向學校審計委員會報告審計整改工作進展和成效,建立健全審計整改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審計與紀檢監察、組織、財務、資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作用,推進審計整改閉環管理,形成審計整改監督合力,確保審計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強化審計成果運用,做實審計監督“后半篇文章”。持續深化審計整改工作,不斷強化審計結果運用,著力做好審計監督的“后半篇”文章,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促使審計成果效益最大化。建構信息共享機制“聚合力”。加強與紀檢監察、財務監督的協作配合,形成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一體化格局,倒逼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構建協同聯動機制“促轉化”。創新審計成果運用新方式,主動與財務、資產等業務部門協商溝通,探索建立“業務+審計”等協同聯動機制,將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作為年度財務預算編制、資產配置的重要依據,促進審計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建設學習型審計隊伍,激發審計活力
開展“提升審計水平、服務學校發展”為主題的一系列學習活動,著力建設學習型審計隊伍,激發審計活力。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不定期參加業務培訓和業務交流活動等方式,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審計服務水平。力推傳統的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風險審計,研究型審計轉型。內部審計方式從現場審計向“遠程+現場”轉變,關注范圍從事后向事中,事前延展,把問題杜絕在萌芽狀態。為學校決策提供更加全面、客觀的審計依據。
展望未來,審計處將持續圍繞保障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學?!笆奈濉笔聵I發展規劃,守正創新,不斷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審計監督效能,為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貢獻審計力量。
(作者:周小婷 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