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黨建引領,秉承“明道明德、真知真行”理念,突出教學為基、科研為要、學生為本,圍繞重點專業、重點學科、重點學院,做堅定信仰的表率、忠實踐行的表率、積極傳播的表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就。
黨建引領 舉旗定向
學院黨總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師生理論武裝、落實意識形態責任、抓細抓實工作落實、著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積極開展各類黨建工作創新,全面推進學院工作上新臺階。
教工第一黨支部被確定為陜西省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思政2001班被確定為“全省高校團建樣板支部”培育單位。學院黨總支和教工第二黨支部分別被確定為學校首批黨建“雙創”工作“標桿黨總支”和“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均于2023年4月通過檢查驗收。學生黨支部被確定為學校第二批黨建“雙創”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學院黨總支自2019年以來在學校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工作中連續四年獲得“好”的等次,2022年被評為“商洛學院先進黨總支”。學院連續五年被評為“學風建設先進集體”。1名同志先后獲得“團省委支持共青團工作好書記”、陜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優秀工會之友”榮譽稱號,1名同志被評為“陜西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在學校舉辦的微黨課大賽中,學院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優秀獎2項的優異成績;在學校舉辦的“黨史知識競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獲批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課題3項。
強化師資 夯實基礎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講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五年來,在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學院通過內調外引的方式,堅持引進與培養、數量與質量并重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使師資結構不斷優化,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師德師風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教師隊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滿足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比1:350的要求。
同時,積極拓展外部資源,聘請了陜西師范大學袁祖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李永勝教授為客座教授。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學院被評為商洛學院“師德建設示范團隊”,1名同志被評為“陜西省高等學校師德標兵”,商洛學院“我最喜愛的老師”、“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名同志榮獲“陜西省科教文衛系統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2名同志分別被聘為首批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和商洛市青年講師團講師。
教研結合 譜寫新篇
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的理念,搭建平臺、凝練方向、組建團隊,教學科研工作取得了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被確定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學院申報的《應用型高校紅色文化傳承創新與協同育人研究》入選陜西高?!按笏颊n”建設“一校一品牌”創建項目,3名教師在陜西省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中分別榮獲“教學標兵”“教學骨干”和“教學能手”榮譽稱號。探索實踐教學新形式,建立了25個實踐教學基地,3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與研修基地,逐步形成“五微系列實踐”特色。
《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思政課獲批學校一流課程,獲批2項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獲批省級科研平臺1個,市級科研平臺1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獲批縱向課題立項3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設立了校級思政課研究專項課題,目前立項9項;4名教師在“云端秦嶺科技館·公益科普大講堂”活動中獲優秀科普視頻。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三個學科方向,根據三個學科方向組建了科研團隊。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獲批校級重點(培育)學科。
守正創新 鑄魂育人
近年來,學院持續開展“學思踐悟 真知真行”馬院學子讀書實踐活動“五個一”工程,構建“三全育人”機制,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考研上線率穩居全校前列。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師范生微課比賽等活動中,學生先后獲獎30余項。
其中,3名同學在第二屆全國師范生微課大賽中分獲二等獎,3名同學在第六屆全國高校歷史專業教學大賽中獲三等獎;3名同學分別榮獲陜西省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和優秀獎;1名同學榮獲2022年度“陜西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1名同學在大學生紅色文化知識普及競賽活動中獲全國初賽一等獎、在大學生體育健身與全國運動會知識競賽中獲全國初賽三等獎;1名同學成功入選陜西省高?!皩W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生宣講團;1名學生的作品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陜西省賽中榮獲三等獎。
服務地方 勇毅前行
學院立足實際,發揮理論宣講和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深入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和鄉鎮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使黨的最新理論及時飛入尋常百姓家。結合商洛革命老區特色,組建團隊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并廣泛傳播,獲批各級各類商洛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研究項目10余項,發表相關論文20余篇,出版相關專著1部。
學院楊增強教授先后為商州區麻街地下交通站紀念館、商州區文旅局北寬坪紅色教育基地提供策劃設計和文圖資料,完成布展;多次為商洛市博物館展陳設計提供商洛紅色歷史文化內容支持;擔任評審專家組長,評審了鎮安縣茅坪烈士陵園、文家烈士陵園改造建設方案,評審驗收了商洛市博物館展陳改造工程,其先進事跡先后被《商洛日報》《學習強國》等平臺宣傳報道,積極發揮了高校服務地方和文化傳承創新的功能。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沐浴著黨的二十大光輝,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昂揚的姿態和飽滿的精神闊步向前,為一流學院建設添磚加瓦,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駕護航!
(作者:劉麥霞 劉健 王然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