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學校堅持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中心目標,以迎接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及專業認證工作為主線,按照“常規教學評價為基礎,專項評估促建設,常態評估抓管理”的工作思路,依托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構建“五自”大學質量文化,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
一、依據國家專業建設標準,構建“12336”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
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標準體系的落地執行和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的有效運行,依據國家專業建設標準和專業認證指標體系,建立了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先后制定修訂《商洛學院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商洛學院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商洛學院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實施辦法》《商洛學院課程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制度,為我校加強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在此基礎上,根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結合我校實際,設計構建了“12336”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為守護本科教學質量生命線夯實基礎、筑牢堤壩。1個理念是指“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2個循環是指內部監控,外部評價;3個層級是指學校實施質量保障監控→二級學院落實質量標準→基層教學組織實現質量目標達成;3支隊伍是指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督導團(組)專家、學生信息員;6個系統是指質量決策與指揮系統、質量目標與標準系統、教學組織與實施系統、質量管理與監控系統、條件支持與保障系統、質量評估與反饋系統。這一體系體現了全局全面、全程全員、事先預防、事中保障、事后改進,以及PDCA質量環的特點。各子系統的設計和職能定位,基于教學質量生成、控制、監測和持續改進的發展規律和核心要義。
依托“12336”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搭建了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立體網絡,建立了“數據監測-專項評估-信息反饋-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機制,堅決守護“教學質量”生命線,為學校質量文化建設提供有效保障,彰顯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的價值追求。
二、對標審核評估和專業認證指標內涵,扎實開展日常專項督查與評估工作
對標審核評估和專業認證指標內涵,常態化開展全校公共基礎課、二級學院教學文件規范化、校內實驗實訓實踐環節、專業認證、“師德規范與教育情懷”“教師技能實訓”專項督查,定期開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試卷質量、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等專項評估工作,實現教學質量監控全覆蓋。
5年來,隨機核查2019級-2023級5個年級42個專業22000余份試卷,抽檢2019屆-2023屆5個屆別40個專業近2000份畢業論文(設計)、20000余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通過現場排查、隨機抽檢、專家外審、問題梳理、專題反饋、限期整改等環節,反饋會、《督導簡報》《整改清單》等形式,反饋意見10000余條,各院部教學質量標準意識和日常教學管理水平穩步提高。
三、依據中省最新精神,穩步推進審核評估及專業認證
一是完成陜西省教育廳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自查工作。成立整改自查工作小組,召開整改自查專題會議,有序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自查相關工作,向專家組提供60余項復查材料,報送《商洛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自查報告》。專家進校期間,現場準備42項支撐材料查驗,深度訪談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走訪相關院部。針對督導復查中發現的相關問題以及學校評估整改中發現的問題,逐條對照,系統梳理,扎實開展整改工作。
二是提前謀劃,及時啟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制定印發《商洛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參加陜西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啟動會,組織我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啟動會、培訓會和“新一輪審核評估實施在線輔導答疑活動”,對迎評工作進行動員和安排部署。
三是積極謀劃抓重點,統籌推進審核評估階段性工作。積極溝通協調,穩步開展“宣傳動員”“自查建設”“預評整改”等階段工作,制定《關于進一步做好審核評估相關工作的通知》《商洛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專項督導檢查工作方案》,成立“校領導+職能部門+督導團+教學工作委員會”的審核評估工作專項督導檢查組,通過組織調研、牽頭部門工作會、院部工作匯報會等形式,按階段扎實開展自評自建各項工作。
四是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加大審核評估學習培訓力度。邀請常熟理工學院等院校專家作專題培訓報告20場次,組織參加教育部、陜西省審核評估線上培訓會10場次;組織專班赴榆林學院考察調研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組織教學院長、督導團專家等赴衢州學院等兄弟院校參加審核評估研討會,深入學習審核評估相關知識。
五是協同合作,積極營造迎評氛圍。采購發放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指南》《精要導讀》,編制印發審核評估《應知應會手冊》共計3000余冊;聯合宣傳部,開展“審核評估大家談”征文活動,持續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六是積極開展師范類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相關工作。對標專業認證指標內涵,組織召開推進會、研討會、各級各類培訓會10余場次、網上培訓10余場次;組織12個師范專業開展認證預申請,全面自查,及時反饋專家指導意見,彌補缺項;深入了解化材、電信等相關學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基礎情況。加強師范專業認證專題培訓與交流,積極邀請第三方評價機構,通過線上線下會議、線下工作坊等形式,針對性指導自評報告撰寫與附件材料制備工作,舉行線上線下專題培訓會50余場次。2023年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
四、堅持督教督學全覆蓋,實現質量監測與反饋閉環管理
高質量完成期初、期末等重點時段的教學督導,集中各種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督導,確保疫情期間“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積極開展晉職人員、新進人員課堂教學質量、師范類專業認證等專項督導,學校教學督導團出色完成晉職人員、新進教師、師范類專業課堂教學質量專項督導,指導教學競賽參賽教師100余人次;高度重視教育質量監測數據的監測反饋作用,通過數據培訓會、數據審定會等方式,及時準確完成每年1萬余條高等教育質量監測數據采集和填報工作,吃透數據采集的標準內涵,挖掘辦學資源的最大潛力、實現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零失誤,高質量完成每學年的《商洛學院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形成“數據監測-自我評估-信息反饋-持續改進”的閉環機制。
五、持續做好教育教學研究,大學質量文化建設不斷加強
新一輪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方案,在更為尊重高校多樣化發展需求的同時,也更強調高校質量建設主體責任與持續提升質量保障的能力。我們多措并舉,凝聚共識,推動質量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加強。
一是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教育教學項目申報、中期檢查、結題等工作。組織陜西省教育科學年度規劃課題、陜西省高教學會、陜西省教育學會課題申報,累計申報500余項,立項260余項,其中4項研究成果獲2023年度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獎。
二是認真學習領會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積極開展建設“一流學院”教育大討論、“二級學院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的構建”等主題研討活動,與教務處聯合舉辦3期教學管理沙龍。組織各院部開展“五自”質量文化建設大討論,梳理思路,提煉經驗,形成典型案例,編輯印發《督導簡報》“質量文化建設”專輯,以期相互學習、凝聚共識、共同提高。
三是圍繞質量意識融入教學各環節問題積極開展查漏補缺工作,邀請校外專家教授來校實地聽課、交流點評、專題報告等,為質量文化建設打造高水平的教學督導隊伍。
四是辦好《督導簡報》,質量文化建設不斷加強。5年來,高質量完成35期累計約80萬字的《督導簡報》編印工作,其中包括《商洛學院線上教學優秀教學設計案例》《商洛學院“戰疫中的思政課”教學設計》《商洛學院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高等教育質量文化建設研究(專輯)》等,公開發表研究成果《從質量保障到質量文化---普及化階段應用型高校的不二選擇》,質量文化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不斷加強。
(作者:張曉倩 萬茗 辛建軍 薛雨 督導與評估中心·教育教學研究中心)